日本動畫史: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的變遷與代表作品

日本動畫史: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的變遷與代表作品

大家從什麼時候開始看動畫呢?又是看了哪些動畫長大的呢?在日本,這樣的問題可以很自然地提出,因為「動畫」這個文化在日本有著深厚的基礎。

「現在,日本的動畫已經是全世界的動畫」。當看到美國人看《海賊王》(One Piece)時,不禁會這麼想。

原本是受到迪士尼影響而誕生的日本動畫,如今卻讓美國人也為之瘋狂。這真是令人感到驕傲和高興的事。

日本動畫的起源和變遷

那麼,這個讓全世界引以為傲的日本動畫是如何誕生和變遷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從1917年日本首次推出國產動畫開始,一直到1990年代末的動畫歷史。

請大家細細品味這由眾多動畫師編織出來的動畫史。

戰前・戰中的動畫

芋川椋三玄関番の巻

塙凹内名刀之巻

猿蟹合戦

赤垣源蔵徳利の別れ

塩原多助

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那麼長

馬具田城的盜賊

蜘蛛與秋天的葉子

桃太郎的海鷺

桃太郎 海的神兵

日本首次製作國產動畫是在1917年,當時有三人幾乎同時開始製作。下川凹天製作了「芋川椋三玄関番の巻」,幸內純一製作了「塙凹内名刀之巻」,北山清太郎則製作了「猿蟹合戦」。

這三人原本都是受到高度評價的漫畫家或洋畫家,當時受到迪士尼影響而成立的發行公司找到了他們。尤其是北山清太郎,他在日本首次設立了動畫工作室「北山映畫製作所」。

除此之外,山本早苗主要負責教育類的動畫,也有國家的宣傳動畫被製作出來。村田安司則更新了拍攝用的相機,進一步提高了動作的時機和質量。

其中,最早走向世界的日本動畫師是幸內純一的弟子大藤信郎。他是個大天才,運用摺紙(千代紙)製作動畫,充分地發揮了日本的氛圍,創作出具有突破性的動畫。

大藤信郎的作品在坎城影展的短片部門獲得了第二名。因此,在後來的每日電影競賽中,設立了「大藤獎」。

隨著戰爭的爆發,應海軍的要求,製作了讚美日本軍國主義的作品,如「桃太郎的海鷺」和「桃太郎 海的神兵」。然而,也有受到規制的作品,如「蜘蛛與秋天的葉子」。手塚治虫看了這部作品後,據說是淚流滿面。另外,同一家電影院裡還有松本零士,這也是個有名的故事。

原本是迪士尼迷的手塚治虫,因此而覺悟到「日本的動畫也是很厲害的」。

1945年〜1950年代的動畫

櫻花(春的幻想)

王様的尾巴

白蛇傳

少年猿飛佐助

戰後僅僅兩個月,動畫師們包括山本早苗和村田安司等人被集結,成立了新日本動畫社。為什麼能以創業公司般的速度快速成立呢?這是因為在GHQ(盟軍總司令部)的佔領政策推進過程中,製作類似迪士尼動畫的媒體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目的是要將美國文化植入日本。

新日本動畫社發布了各種作品,但都沒有達到GHQ的期望,於是麥克阿瑟(MacArthur)最後選擇放棄。

在這種情況下,「東映動畫」由民間發起成立。他們立志要成為「東方的迪士尼」。東映動畫徹底模仿了迪士尼,甚至考察了美國的迪士尼公司,並引入了「分業制」。通過分開各個部分,提高了製作效率。

東映動畫的第一部作品便是「白蛇傳」。這部作品在當時已經展示出了相當驚人的品質。

這部作品流暢的動作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從此之後,想要成為動畫師的人數開始增加。其中就包括了宮崎駿。

1960年代的動畫

西遊記

某街角的故事

原子小金剛(Astro Boy)

鐵人28號

仙人部落

八人(Eight Man)

狼少年肯

森林大帝

小松先生

魔法使い莎莉(Sally the Witch)

緞帶騎士

鬼太郎

巨人之星

賽博格009

怪物君

神祕的阿可(Himitsu no Akko-chan)

忍風劍豪(Ninja Kamui Gaiden)

虎面人(Tiger Mask)

螺絲釘三家族(Sazae-san)

哈克舜大魔王

嚕嚕米(Moomin)

攻擊No.1

穿長靴的貓

進入1960年,手塚治虫開始參與動畫製作。他原本就是迪士尼的大粉絲,對日本的動畫也非常感動,因此他參與動畫製作是順理成章的事。

他的出道作品是「西遊記」,這部作品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特別獎。隨後,手塚治虫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虫プロダクション」的動畫部門,並於1963年開始播放第一部每週30分鐘的動畫「鐵臂阿童木」。平均收視率高達約30%,成為了一部國民級的動畫。

這時,手塚採用了一種稱為「限制動畫(Limited Animation)」的手法,大幅減少了作畫的張數,從而降低了成本。因此,日本開始有了能夠每週播出的動畫。

看到這個成功,製作公司TCJ(後來的Eiken)也開始播放以橫山光輝為原創的「鐵人28號」。東映動畫,自稱為「東方的迪士尼」,也不甘示弱,開始播放「狼少年肯」。但兩者都未能追趕上鐵臂阿童木的人氣。

阿童木在1964年播出了一集彩色動畫,這一集獲得了高達40.3%的收視率。因此,虫プロ開始播放首部完全彩色的動畫「森林大帝」,其開頭由音樂家冨田勳製作,非常酷炫。另外,後來迪士尼的《獅子王》被認為是受到了這部作品的影響。

因此,彩色電視動畫在日本成為主流,從1960年代後半開始,出現了一系列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作品。這個時代的主角通常是「邊緣人」,像是星飛雄馬、虎面人、島村喬等帥氣角色非常受到歡迎。

在劇場版動畫方面,東映動畫的「太陽之子荷魯斯的大冒險」首次上映。在這部作品中,高畑勳擔任導演,宮崎駿擔任原畫,這兩人後來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

1970年代的動畫

魔神Z

偉大的魔神

勇者來丁

超電磁機器人:康巴特拉

昆蟲故事:哈奇小孩

科學忍者隊:加特曼 (科學小飛俠)

時間冒險記

時間冒險記:亞塔塔塔

新造人卡辛

明天的喬

哆啦A夢 (小叮噹)

魔法的瑪可

瞄準那個王牌

甜美甜美

凡爾賽玫瑰

魯邦三世

魯邦三世:卡里奧斯多羅城

阿爾卑斯山少女海蒂

弗蘭德斯的狗

尋母三千里

小浣熊拉斯卡

漫畫日本昔話

一休和尚

宇宙戰艦大和號

宇宙海盜:哈洛克船長

銀河鐵道999

機動戰士:鋼彈

1970年代,隨著日本進入高度經濟成長期,動畫業界卻面臨困境。動畫師的薪資上升,但製作預算並未增加,多家製作公司陷入經營困境。

家庭狀況也發生變化,由於父親晚歸,孩子們開始主導家中的電視選台,學校中也越來越多人討論動畫。

1972年,「遙控器」問世,觀眾能在節目結束前就轉台,對動畫質量的要求也變得更高。

在這種情況下,首先在男孩中流行的是「乗り込みロボットもの」,即「搭乘型機器人」的動畫。從「魔神Z」開始,主角與機器人的身體一體化,使敘事更加刺激。

女孩們則喜愛像「甜美甜美」和「凡爾賽玫瑰」這樣的作品。特別是在1960年代末的「東洋的魔女」熱潮和「瞄準那個王牌!」等少女運動動畫也變得流行。

此外,這個時代也出現了「名作動畫系列」,如「阿爾卑斯山少女海蒂」和「弗蘭德斯的狗」等「催淚動畫」。

在科幻類型,以宇宙為背景的動畫也變得流行,特別是「宇宙戰艦大和號」錄得了高收視率,也擺脫了戰後日本的心理陰影。這背後也有日本在世界舞台上的各種成就,使「日本製造」成為流行語。

「銀河鐵道999」也很重要,其主角星野鐵郎不再是以往的帥氣邊緣人,而是一個平凡、內省、缺乏自信的角色。這種主角形象後來被「機動戰士鋼彈」的阿姆羅·雷和「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真嗣繼承。

1980年代的動畫

機動戰士鋼彈Ⅰ

回到地球

真人小姐

湯姆歷險記

釣魚狂三平

Dr.笨蛋阿拉蕾

小千惠

老師妳好色!

烏龍派出所

高爾夫猴子

帕塔利羅!

小霞

三國志

肌肉人

早安!史班克

未來少年柯南

風之谷的娜烏西卡

忍者哈特利

高戈13

停!雲雀

貓眼三姊妹

足球小將

天空之城

尖帽子的梅莫魯

玻璃面具

小公主莎拉

觸摸

AKIRA

高中奇面組

七龍珠

一瞬之間

城市獵人

奇天烈大百科

龍貓

螢火蟲之墓

變形金剛

讓我們去吧!麵包超人

美味大挑戰

魔女宅急便

勇者鬥惡龍

1980年代一開始,「機動戰士鋼彈」成為最先引起熱潮的動畫。原本在1979年4月開播時並不受歡迎,甚至有遭到停播的危機,但在1980年1月接近最終回時突然走紅,隨後在1981年公開了「機動戰士鋼彈Ⅰ」。

在少年漫畫改編的動畫中,「烏龍派出所」成為了電視和劇場版本的兩者都引起熱潮。其中,電視版本的主要導演是押井守。特別受到好評的是劇場版第二部「美麗的夢想家」,押井守大幅改變了主角拉姆的性格,並加入了跳脫日常世界、描寫夢幻世界的元素。

高橋留美子對這部作品頗為不滿,即便作為原作粉絲也給予負評,但整體上還是獲得了高度評價。

1982年,大友克洋推出了「AKIRA」,這部作品對日本動畫產業有著重大貢獻,也成為全球認識日本動畫的契機。

另外,宮崎駿在1984年發布了他一直想做的「風之谷的娜烏西卡」。雖然票房上並未成功,但在國內外多次獲獎,使宮崎駿的名字廣為人知。隨後,他和鈴木敏夫等人共同創立了吉卜力工作室,並推出了「龍貓」、「螢火蟲之墓」等作品。

1990年代前半的動畫

櫻桃小丸子

小心金魚

少年阿修羅

不良藍調

紅豬

柔柔

美少女戰士

料理之王

幽遊白書

波諾波諾

灌籃高手

蠟筆小新

總是一條布偶

無責任艦長泰勒

小紅帽恰恰

名偵探柯南

和平狸合戰

魔法陣古魯古魯

魔法騎士

1990年代前半,像是「櫻桃小丸子」和「蠟筆小新」這樣至今仍然被討論的電視動畫作品紛紛開播。然而,這個時期的電視動畫逐漸面臨到視聽率下滑,整體呈現衰退的趨勢。

與此同時,「宅」文化迷們的興趣開始轉向OVA(原創視頻動畫)。因此,VHS錄影帶的銷量表現相當不錯。

在這背景下,東京電視網的18:30時段開始引人注目。這個時段的出現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因為它的目的是「通過電視播放OVA,然後通過錄影帶獲得收益」。

過去的動畫主要是作為「主要贊助商的廣告存在」,就像「薩澤三世」和東芝的合作那樣。但隨著OVA的出現,動畫開始擁有多個贊助商,並通過錄影帶銷售來賺錢。這意味著動畫的商業模式從廣告收益型轉向了產品銷售型,這是非常劃時代的變化。

1990年代後半的動畫

攻殼機動隊

回憶三部曲

忍空

愛麗絲偵探社

神奇遊戲

行け!稲中桌球部

秀逗魔導士

H2

鄰家物語

新世紀福音戰士

忍者亂太郎

地獄老師

爆走兄弟

綠草馬基寶

石頭人・岡

流星花園

機動戰艦

你逮捕我啦

勇者王

寵物小精靈

烈火之炎

櫻桃妹劇場

炸彈人

章魚燒俠

庫洛魔法使

小丸子

守護甜心

隔壁的山田君

小魔女DoReMi

神風怪盜

數碼寶貝 (神奇寶貝)

怪獸農場

GTO (麻辣教師 GTO)

企鵝Kyoro

獵人

1990年代後半值得特別提的動畫作品有「攻殼機動隊」和「新世紀福音戰士」(簡稱「EVA」)。

攻殼機動隊是繼原子小金剛、AKIRA後,再次向海外展示日本科幻文化的作品,特別是在美國獲得了巨大成功。這部作品後來還被改編成了好萊塢電影。Netflix至今也還在製作這個IP的原創內容。

至於「新世紀福音戰士」,它是在前面提到的「東京電視台18:30時段」播出的。不過這部作品一開始並沒有立即走紅,主要是因為其內容相當深奧,讓一部分觀眾望之卻步。然而,EVA的人氣是因為其「最終回」而達到巔峰的。那個過於藝術性的「恭喜你」結局讓人們感到困惑,成了社會現象。

實際上,EVA真正走紅是在1997年的深夜動畫時段重播之後。儘管是在深夜播出,每集仍然獲得了5%到6%的觀看率。這個成功讓「深夜動畫時段」這個詞逐漸普及,成為一個大家都認識的名詞。

與動畫共同成長的日本人

這次介紹了日本的動畫史。其實以前也有詳細介紹過漫畫的歷史。起初我以為動畫史和漫畫史會很像,但仔細回想後發現這完全是兩回事。

談到動畫獨有的文化,其中包括了電視和錄像等硬體面的影響。特別是因為動畫多數是在大眾媒體——電視上播出,所以它能產生如此大的廣告效應,幾乎佔領了日本家庭的客廳。

因此,幾乎所有的日本人從小就看動畫,動畫對於日本人心態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以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提到「令和時代的女性之所以強大,可能是因為受到了光之美少女的影響」,我真的認為這是有可能的。

例如,「新世紀福音戰士」之所以走紅,一個原因就是主人公「碇真嗣」這種內省且缺乏自信的英雄形象。當時的觀眾多是1980年代出生的人們,在那個時代,日本社會的價值觀正在從「跟著大流」轉變為「重視個性」。

但是「如何塑造個性」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即使問父母,他們也不知道。於是,一直在反覆自問自答的年輕人逐漸變得更加內省。

真嗣這種「突然被要求去駕駛EVA」和他那對「快去駕駛!」大聲咆哮的父親碇源堂,這樣的形象正是當時年輕人強烈認同的。

現在已經進入了2000年代,像新海誠和細野守這樣的新一代動畫師也已經出現,相信在2021年之後還會有更多新的動畫師出現,帶來全新的故事。

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再到VHS、DVD、Blu-ray,現在主流是訂閱式串流服務。硬體不斷地在變,但動畫帶來的樂趣是永恆的。真是讓人非常期待未來會有什麼樣的作品出現,以及它們將如何影響日本人。

資料來源

相关推荐

域名转入要多长时间?
英国正版365app下载

域名转入要多长时间?

📅 08-17 👁️ 5485
人淹死后多久会浮起来
365bet正网平台

人淹死后多久会浮起来

📅 08-29 👁️ 4263
酸怎么读
英国正版365app下载

酸怎么读

📅 10-12 👁️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