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社会科学》编辑部十分重视通过学术会议进行组稿、约稿,一直鼓励各责任编辑“走出去”参会。在每年年初、年中,编辑部都会让各责任编辑根据确定下来的选题内容,报告其上下半年的学术会议参加计划以及具体的约稿任务。在此基础上,编辑部会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尽力保障各位编辑按照预定计划参会。《江苏社会科学》编辑部的同事,平均每人每年参加学术会议的数量在十个以上。一般情况下,所参加的学术会议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大型会议,如国家级、省级的学科、学会年会;另一种,是小型会议,主要是各种专题研讨会。大型会议的特点是参会人数多、成果云集,编辑可以在参加此类会议的过程中更广泛地与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进而把握学术动向、加强与学界的联系沟通。小型会议的特点是学术聚焦、主题明确,编辑带着约某个学术领域文章的目的参会,最终获得实际收获的可能性比较大。《江苏社会科学》编辑部的同仁参加的学术会议,以知名高校举办的小型专题研讨会为主,这类会议往往主题聚焦、讨论深入、水平较高。获取准确及时的会议信息是学术期刊编辑参会的重要前提,《江苏社会科学》编辑部鼓励各责任编辑积极加入学术共同体微信群、关注“学术会议资讯”微信公众号,进而了解所在学科举办相关会议的信息。如果有意向参会,便积极与主办方联系报名,并通过主动沟通来了解参会专家的情况,提前做好针对性约稿的准备。
三、请人荐稿
请人荐稿指的是编辑通过他人推荐的形式获取稿件。虽然学术期刊的大部分责任编辑都具备所负责学科的专业背景,且相当一部分编辑本身也做一些科学研究,但是相对于专门从事相关研究的资深专家学者来说,其水平和能力难免存在不足。同时,由于编辑个人交际范围的有限性,仅靠自身人脉关系约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稿源来源的广泛性。因此,走“群众路线”,依靠他人、借助他人,帮助自己约稿,对编辑同仁而言,是一项必要且十分有益的选择。
《江苏社会科学》编辑部一直重视发挥各个相关群体的学识学力和网络结构优势,帮助编辑部约稿。相关群体主要包括杂志社编委会、外审专家、资深作者等。首先是编委会。一般说来,每个学术期刊都设有编辑委员会(编委会),编委会成员主要是刊物所涉及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委会理应成为学术期刊发展过程中重点倚重的支撑力量,但是在现实中,对很多期刊而言,编委会仅仅是装点门面的“摆设”,并未发挥出其实际作用。《江苏社会科学》的编委会不仅阵容强大,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多位知名学者,而且深度介入刊物的相关工作。编辑部会定期邀请编委会成员参加选题策划会,认真听取其意见建议,并委托相关成员进行部分组稿约稿,切实发挥了编委会的应有价值;其次是外审专家。为了提高期刊质量,许多学术期刊都会实行匿名审稿制度,邀请外聘专家对来稿进行评审。其实,由于外审专家既是相关领域内的专家,也深谙刊物的特点和要求,同时对学界更加熟悉,因此其在推荐稿件、约稿方面有独特优势。因此,《江苏社会科学》不仅借助外审专家把关稿件质量,而且会将重点选题内容告知外审专家,积极邀请其推荐稿件或者帮忙约稿。实际上,外审专家确实为《江苏社会科学》推荐或约到了一批优质稿件,助力了刊物高质量发展;最后是资深作者。对任何学术期刊而言,作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作者的投稿支持,刊物的生存和发展将无从谈起。其实,作者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研究,以稿件的形式支持期刊,还可以给学术期刊推荐稿件以促进期刊发展。《江苏社会科学》历来注重发挥作者,特别是资深作者的研究网络的优势,帮助刊物推荐稿件,有时会请资深作者以栏目主持人的身份进行组稿约稿。
四、结语
前文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学术期刊编辑最重要的三种约稿策略,并介绍了《江苏社会科学》编辑部关于约稿工作的认识和做法。其实,在具体实践中,约稿很大程度上是一项考验编辑各项能力的“技术活儿”。因为约稿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遵循一定的程序且需要应对各种问题的。 一般说来,约稿工作包括前期的准备、措施的落实以及针对性处理出现的问题。约稿选题的确定、各项信息的搜集以及遴选约稿对象都是前期工作的内容。措施的落实主要指通过拨打电话、发送邮件、会上沟通或者委托他人推荐的形式将约稿的想法传递给约稿对象。要想完美地做好约稿工作需要编辑具备多项能力,如信息搜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还有一项高标准的要求,那就是学术期刊编辑本身还应是学者型编辑。如果某位编辑不仅熟练掌握各项编校技能,还对所负责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做过相关的课题项目或者发表过专业的学术论文,能够真正与约稿对象实现学术对话,这就可以提高约稿成功的概率。编辑在约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对方“冷”、对方“忙”、对方“拖”,抑或对方送过来一篇不符合刊物要求的稿件。这就需要编辑以真诚的态度、敬业的精神以及专业的素质来进行化解。总之,对编辑同仁来讲,约稿是一项充满挑战且必须完成好的任务,我们要在不断学习提高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策略,将这项工作完成好,为刊物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学术期刊手机短信约稿的特点与路径选择[J].编辑之友,2011(4):77-79.
[2]刘亚红.学报编辑:约稿有技巧:兼谈年轻作者队伍的培育[J].出版发行研究,2011(8):39-41.
[3]史拴拴.互联网数字化浪潮中学术期刊编辑的坚守与转型[J].改革与开放,2018(7):55-57.
⚪本文来源:《今传媒》2020年6期,原题为: 学术期刊编辑约稿策略分析——以《江苏社会科学》为例。作者 :史拴拴,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助理研究员、编辑,主要从事政治传播、媒体转型研究。
⚪内容为节选,为阅读及排版便利,删去注释与参考文献等内容,有需要的读者敬请参考原文。
⚪社科学术圈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