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观看考古节目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绝大部分古代城池遗迹,基本上都被埋在很深的地下,比如著名的殷墟、楼兰古城等等。古墓埋在地下也就算了,为什么连住活人的城池,也被埋到地下去了呢?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个就必须要提到大自然的生态循环系统了,在高中生物课本里面我们学到了,大自然的生物,按照其功能属性,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类,分别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举个简单的例子,植物在阳光的照耀下,吸收地底下的水分和养分,通过光合作用生长,像羊和兔子这些植食性动物,则通过吃草、吃树叶生长,而像老虎、狮子这些肉食性动物,则以兔子、山羊这些植食性动物为食,老虎、狮子们死后呢,尸体就被各种微生物分解,最后归于尘土。
在这个生态闭环里面,植物是生产者、肉食性动物是消费者,而各种微生物则是分解者,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只要咱们地球一直安稳存在,阳光照耀,那么这个生态闭环就会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地球通过阳光积累的物质就会越来越多,虽然大部分实体物质都被分解了,但就算是变成尘土,它们也会越积越多。
所以,咱们把视角缩小,站在太空看地球,我们会发现,因为这种物质累积,地表面积是越来越大的,整个地球像是在“生长”一样,或者我们也可以说地球就是在生长,地球也是一种生命,就像从一个小西瓜长向一个大西瓜一样。
展开全文
如此一来,我们人类千百年来的遗迹,很多都藏到了地下,因为地球的这种“生长”,地表渐渐盖过了这些建筑遗迹。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越是久远的东西,在地下就藏得越深,比如恐龙化石,都是在很深的地下发现的,比人类的遗迹要深多了,这是因为它们比我们人类出现在地球上,要早很多年。
那留在地表上的城池建筑就没有了吗?肯定是有的,但很多保存在地面上的建筑,最后都难逃战火或是天灾,任何一个天灾人祸,都可以轻易摧毁一个瑰丽的建筑,比如项羽火烧阿房宫、八国联军毁坏圆明园等等。
留在地面上的建筑很难保存下来,埋在地底下的建筑因为远离人世得以保存,所以我们现在能发现的古代城池、遗迹,都是埋在地下的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