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打襁褓的思路值得嘉许,方法却过于粗暴。
发表在《儿科》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当襁褓包裹的婴儿侧卧或俯卧的时候,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的风险会上升很多。特别是那些超过6个月大的婴儿俯卧的时候,SIDS风险增加了一倍。
错误的襁褓方法还会造成严重的髋关节问题,增加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几率。DDH若未能及时发现治疗,会让婴儿在学会走路后出现走路腿疼、甚至跛行,留下终生残疾。
所以,正确的襁褓方式非常重要。
正确的襁褓怎么打?
襁褓有很多种打法,只需要注意一个核心的要点,那就是保证两条腿可以弯曲,给双侧大腿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
原则就是“上紧下松”:
“上紧”指婴儿的上半身一定要裹紧,这样可以避免婴儿挣脱襁褓,导致毯子或被子覆盖在婴儿嘴巴和鼻子上,降低SIDS的风险;
“下松”指婴儿下半身要宽松,让髋关节自由活动,而不是将双腿拉直紧压在一起,当婴儿的两条腿处于外展屈曲体位时,股骨头会更稳固的嵌在髋臼窝中。在这种情况下,会促进髋臼窝的正常发育。
下面介绍其中一种供参考:
1、用一块方布,折叠其中一角,形成一个平边。将宝宝放在布上,肩膀位于平边处。(如果使用一块长方形布,宝宝肩膀要放在长边处。)
2、将左侧手臂放下,用布包裹左侧手臂及胸口包裹,并压在宝宝身子的右边。
3、将右侧手臂放下,用布包裹右侧手臂及胸口,并压在宝宝身子的左边,宝宝的重量将牢固地固定布料。
4.折叠布的底部,压在宝宝的身下,保证两条腿可以弯曲。给双侧大腿留下活动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在时间上也要把握好,在刚出母体的前三个月内,还不会翻身的时候,如果孩子经常睡不安稳,可以用以上的方式打襁褓,但单次时间不要超过几个小时,当孩子学会翻身的时候,就不要再打襁褓了,以免出现窒息的危险。
用什么来打襁褓?
除了打襁褓的方式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打襁褓的衣物,襁褓的要选择透气的棉布,不要用厚厚的浓毯。
“凡儿生肌肉未成。不可与暖浓新绵之衣。当与故絮帛薄衣。若与新绵浓暖,则蒸燠生热.筋骨缓弱。”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意思就是说,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肌肤非常娇嫩,适应能力也比较弱,衣服太保暖容易让筋骨软弱,而且孩子他是纯阳之体,天生就具有火力,穿得太多或经常出汗,一出汗,汗为心之液,又伤血脉,也容易感冒。我们身边的老人常会说到,孩子出生以后,千万不要把他裹得太热,孩子一旦被捂着了,以后特别难带。
其实,最好是用旧衣改造。
为什么要用旧的呢,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提到:“凡儿生肌肉未成,不可与暖厚新绵之衣,当与故絮帛薄衣,若与新绵厚暖,则蒸燠生热,筋骨缓弱,故圣济经云,襁褓者衣欲旧帛,绵欲故絮,非乃恶于新燠,亦资父母之余气,以致养焉。”意思是说,如果用旧衣服包裹,一方面透气性强,此外还有父母气息的滋养。
——本文摘自《牛妈古法育儿启蒙》
文章原标题:《襁褓得法避惊吓》
流感高发的冬季 这样的孩子要引起高度注意(附儿推穴位、董氏特效穴、食疗方)
这样东西家家厨房都有 用来泡脚可祛除寒湿、健脾养肾
冬至后,怎样的户外运动才能养阳护阳?
冬至养生| 一阳初始之际 如何精心调养孩子的阳气?
妙手伴你我,莲华处处开|妙手莲华2018年会记
把我置顶就可以了
只要两步:
欢迎转载、留言、点赞,让更多人了解古法育儿之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